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七章  (第1/6页)
    第十七章    李梦帆连正眼也不瞧他一眼,冷冷地道:“你是什么人?”    江帆怒道:“你…你连江某也不认识了?”    “不认识,大内侍卫李某见过不少,独对阁下十分面生,谅是刚刚受雇入宫的吧?”他对江帆厌透了。    江帆大怒,正想发作,但太上皇已到了门外。    江帆躬身道:“启禀太上皇,乱民李梦帆在此,珠王爷是不是有失察之情”    太上皇挥挥手,道:“你不必多言,朕自有道理…”    玉珠在太上皇身后,连连比着手式,要李梦帆大礼参见。    但李梦帆犹如没见,他说的不错,他只对玉珠有私人情感,对“爱新觉罗”没有好感,尤其这位号称“十全老人”他以为根本“不全”成见极深。    “草民李梦帆见过太上皇,太上皇万安…”单膝点地,一点即止,立刻退到一边。    玉珠心中惊于李梦帆的失礼。    江帆则大喝一声:“大胆”    场面顿时显出一片肃杀火爆。    但太上皇却一抬手,目蕴冷芒,打量了李梦帆一阵,才缓缓道:“听说你的文事武功皆有相当造诣,为何如此无礼?”    李梦帆不卑不亢地道:“满门血仇未复,清廷难辞其咎,而事后朝廷又未详查执行的经过,草民以为,形之正不求影之直,而影自直。如草民大礼参拜,则内心鄙之,如之奈何?”    太上皇一愕,玉珠暗中连连示意,叫他不可过份。    江帆已在作势护驾,门外除了玉珠的四大护卫,还有大内侍卫三人。    此时此刻,只要太上皇一声令下,李梦帆脱身的机会就不多,何况四周屋顶上已有着重重埋伏。    弘历二十五登基,在位六十年,太上皇也已当了近三年,虽是太平皇帝,但凡事也看得开。    他是雍正的儿子,雍正的嗜杀而落得那种下场。雍正时,翰林徐骏上书奏事,一时粗心把“陛下”写成“狴下”马上被革职,后来又在徐骏的诗中发现:“清风不识字,何来乱翻书”两句,便被处死。    江西典试官查嗣庭,用诗经上的“维民所止”做考试题,经人告密说是“维止”二字是“雍正”去头,结果查嗣庭满门抄斩。    尽管弘历尽力忍下,这也是看出李梦帆仪表非凡,器字轩昂,不免有爱才之意,冷冷道:“你可知天地君亲师之说?”    李梦帆道:“既然百善孝为先,不能尽孝,又何以言忠?父母血仇未报,枉为人子,心无父母含恨之痛,奢言忠君可信乎?”    弘历气得颓然坐下。    玉珠亲自献上茶,启禀道:“太上皇请息怒,李梦帆为人至孝,亲仇未复,心情恶劣,经微臣深入调查,昔年和中堂主办此案,确有错失之处”    弘厉忿然道:“知书达礼之人,何以不通情理?目无尊长?”    李梦帆正色道:“妇人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’,是宋儒戴东原以理杀人的谬论,戴东原如经历过三餐不继,子女啼饥号寒之窘况,他的大道理将会改变…”    玉珠气得面色泛紫,江帆正在等待太上皇一声令下,就连门外的四大护卫,也不得不准备看玉珠的脸色以便行动拿人。    因为嘉庆虽登基数年,大权却仍cao在太上皇手中。    弘历一阵天人交战之后,突然怒容一敛,敞声大笑起来,且以激动而赞叹的口气道:“李梦帆”    “草民在!”    “朕在位六十年,太上皇也当了近三年,却是第一次见到像你这样当说则说,悍不畏死的年轻人。”    “草民无状,太上皇大度能容,草民感恩。”    弘历点点头道:“朕对有真才实学之人,一向不遗余力提拔重用,你如肯为朝廷所用,朕会好好予以安插。”    “太上皇垂爱,草民不胜惶恐、惭愧,只怕家仇未复,心有旁骛,而误了公务,所以草民无意…”    弘历喟然道:“庙堂中甚少真才…而有用之才者,又无意仕途,唉…李梦帆,傅姑娘来了吗?”    玉珠道:“启禀太上皇,傅姑娘适不在家,没能找到…”    “噢?”弘历颇为失望。    他亲自来就李、傅二人,结果,一个是不假词色,一个没到,结果不欢而返。    玉珠捏了一把冷汗,返回大厅后,半天没说一句话。    查猛忍不住道:“李爷,要不是您的命大,今儿个晚上不要说王爷,恐怕万岁爷在此,也打不了圆场…”    玉珠挥挥手,查猛等人退到厅外。    玉珠道:“你想要我的命?”    李梦帆淡淡地道:“我只是说了我当说的话。”    “你可知你今夜有多危险?”    “我知道,不过,经过今夜的危险,我对太上皇的看法多多少少有点改观了!”    “噢?改好了点?”    “不错。古人说:劳谦虚己则附者众,骄倨傲慢则去者疾。不过年轻时的太上皇却不是这个样!”    “你的看法是…”    “你不怕惹祸?”    “你应该不是无的放矢的人。”    “当然,你对祖上的事不清楚,是因力‘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’。皇宫大内,门禁森严,即使亲眼所见之秘密,也不敢交头接耳,这正是为什么往往正史没有野史可靠的道理在。”    玉珠移近座位,为他斟了一杯酒。    李梦帆低声道:“太上皇当年有三位皇后都下落不明,你可知道?”    玉珠摇摇头,又点点头,是说略知而不详。    “你可知傅恒?”    “当然,就是福康安的阿玛嘛!太上皇在位时,当过内务大臣,也是国舅,”玉珠道:“不久就升为一等忠勇国公了。”    “对,傅恒之妻乃太上皇皇后的嫂嫂,却与太上皇有”    “这…”“太上皇南巡,也就是游泰山,和-随行,jianian相与地方官吏到处搜罗美女,其中大多为花街柳巷中的尤物,约三四百人,和-上进太上皇,称之为‘女闾三百’。太上皇大悦,称和-办事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