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造神州_第十四章战前演练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四章战前演练 (第2/3页)

   就呈现在眼前。不知什么时候一列盾牌兵上了前排,盾摆上阵列,后面明晃晃的长枪手让人心胆发寒。此种阵型主要是用来正面逼迫敌人。除了可以威慑敌胆外,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大,纵,深的布置队伍,充分发挥兵力优势。

    “布锐阵!”这次岳风直接下令变阵。没有给他们还原队列地机会。

    一杆红旗在望台上飘舞起来。

    “喝,喝。喝”

    底下的士兵大喝三声,兵器指空,队列交错,各支队伍快速的穿插变位,很快,原本一个个地方阵又变成一个个地三角阵,此时骑兵打头,几万骑兵组成大约十个三角攻坚阵型,后面是为数更多的步兵组成的三角阵。这种阵型是用以撕破分割敌人阵列地,在战场上经常使用。

    “布曲阵!”

    黑旗扬空号令。

    三角阵帘分散,一些队伍上前,一些队伍退后,没多久,一个个成不规则“”字形的队列出现,战阵中出现巨大的凹洞。这种阵型主要用来合围,将敌人包围起来歼灭,在战场上也经常用到。

    “布环阵!”

    黄旗被挥舞了起来。

    下面的队伍帘一变,以各自队伍的指挥中枢为中心,环行分布,一圈圈地向外扩散,盾牌手在外,长枪手在内,还有些部队中间有骑兵队伍做为机动支援,一个个就像个大车轮。这种阵型主要用做防守,不过也可以进攻,只是进攻的时候对战士地素质要求很高。当初墨平在归德之战的时候就用过此阵演变出来的车轮战法,不过那个时候只有上万人,那如同眼前二十几万的规模,估计敌人人数稍微少一些,就要被这些车轮给挤碎。

    “布水滴阵!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命令,高俊竟然抽出身后的黄龙军团战旗递给棋手。

    这面战旗是蓝底黄龙,而且长度也比一般的军旗要长,要大,挥动之时,颇为吃力。

    在棋手有些费力的挥舞了三圈后,下面的队列出现了一些和之前不同的变化,一些战士并未移动,仍然布成环阵,另外一些战士却分散了环阵,如同突然涣散了一般,变的松松散散,东一些,西一些的分布在平原上,粗看上去,十有八九会认为这支队伍已经离散,不成队列。

    不过只要留心一下,还是会发现这些松散的队伍是以五人为一单位散开的,从上方望下去,这些小小的队列真如同水滴一般的分布在视野内,很松散,可是我却知道,这种松散的背后隐藏着的可怕杀机。

    这是黄龙军团的独有战法,是从墨平上奏,经军部批准的墨氏战法中演化出来的战阵,五人中有两名枪盾兵,还有两名刀弩手,最后一位是长枪和支援兵。这是一种新式的战法,每个小队都是一个攻守兼备的团体,这些小团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攻击力的队伍,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战阵,只是相应的,这种战阵对战士素质要求就更高了,整个黄龙军团也不过五万名战士可以布成这种战阵。

    虽然现在军中已经有不少火器,足以影响一场战斗的胜败,但如果是大规模的战役决战,现阶段这些简陋的火器就有些不能胜任,只能当成辅助工具。现在军中的弓弩手已经开始兼任火器兵,随着将来火器的发展,弓弩手估计就可以逐步退出战争舞台,只是在现阶段,火器兵只能担任重要职责,还不能独顶大梁。

    这些布阵的战士应该都是黄龙军团的,我有些兴奋的伸出头去看了看,只能大致的看到一些人的面目,不过就是如此,我也看到一些熟知的将领,如果不是知道这是在演练,估计我会兴奋的向他们招呼了。

    “铛铛…”

    鸣金收兵。下面的队伍无论是水滴阵。还是环阵,又都变成站列用地横阵。

    这几下战阵变化干净利落,显露出极为有水准地军事素养,虽然战阵变化不能适应所有情况,但对培养战士之间的默契和信任,增强战士遵守纪律,听从号令的习惯。还是非常有用的,特别是在多支不同地方和系统组成的队伍中,用这种通用的战阵训练。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让队伍合成一体。发挥出强大地战斗力,从这个意义上,战阵训练可以决定此次战争的胜败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接下来。岳风还一一排练了不同阵型如何攻打防守不同的方位,进攻擂鼓,收兵敲锣,另外,还有一支约五万人地精锐机动部队驻扎在司令台这里。除了负责保卫外,还有配合大部队作战地任务。这五万人。就是我的亲卫兵团和近卫兵团组成的,说他们是全大宋最精锐地部队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我的两个大姨子丘山望雪和梦雪就是近卫一团的统帅,她们是接的墨平的手,不过人数已经增加到两万,清一色地轻装骑兵,不过武器和配备是大宋军中最好的,和亲卫军地制式装备一样。没办法,大姨子,总的照顾一下不是。

    尤为让我得意的是近卫二团,这是一支重甲骑兵团,本来我以为重甲骑兵已经过时,可是后来我发现在野战中,重甲骑兵撕破碾碎敌人战阵的能力极为强大,运用的合宜,改变战斗结果绰绰有余,特别是战斗进行到均势的时候,更是天平倾斜的重要砝码。不过我考虑到在轻骑做为主力,火器已经登场的现在,这支重甲骑兵的存在时间也许不会很长,所以也没大规模发展的意思,只是重金打造了这支两万人的队伍,就这,就耗去了我足以装备十万普通步兵的资源。

    这支重甲骑兵的统帅就是我从临安坐海船到嘉兴时,船老大介绍的平南,平北兄弟。这二人不愧为军门之后,弓马极为娴熟,加上勇力过人,悍不畏死,的确是上选的攻坚挡锐之将,只是二人似乎不太爱学习,在军校的时候成绩平平,只对冲杀,武器使用,战阵指挥感兴趣,其他的兴趣缺缺。自从担任这支部队的统帅,这兄弟二人所有时间都耗在军营中日夕cao练,连训练用的战马都被累死了一大批,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