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章六十三  (第12/13页)
主张。    从此以后数十年,河水略微收敛,没有大的灾害。    万历九年,给事中顾问说:“臣作任丘令,看见滹沱河水泛滥,淹没民田不可胜计。    请求从饶阳、河间以下被水侵占之地,全部舍弃作为河道,并且征召役夫深挖河床,修筑坚固的堤岸,来谋取永久之利。”命令下达到巡抚、巡按官吏进行勘测商议。    增筑雄县横堤八里,任丘束堤二十里。    桑干河,是卢沟的上源。    发源于太原的天池,从地下流到朔州马邑雷山之南,有金龙池的浑泉流出,造就是桑干河。    往东流到大同古定桥,抵达宣府保安州,雁门、应州、云中各水都汇合于此。    通过西山,流入宛平地界。    往东南流到看舟口,分流成为二支。    其中之一往东从通州高丽庄流入白河。    其中之一往南流到霸州,汇合易水,往南流到天津丁字沽流入漕河,叫做卢沟河,也叫做浑河。    此河原先经过怀来,被束缚于两山之间,不能放肆。    到达都城西四十里石景山的柬边,地势平坦土质疏松,冲击震动,改道不定。    《元史》称卢沟叫做小黄河,因为水流浑浊。    上游在西山后的一段,上涨与干涸不定,不造成灾害。    嘉靖三十三年,御史宋仪望曾经请求疏凿,用来漕运宣州、大镇的军粮。    三十九年,都御史李文进认为大同缺少边防储备,也请求“开通桑干河来畅通逗道。    从古定桥到卢灌煎务里:2l寸水运五段,七百多里,陆运二段,八十八里。    春秋水陆两运,可完成运米二万五千多石。    并且造浅水船从卢沟到达天津,然后修建粮仓于务里村、青白口八处,用来预备调拨转运”    都不能施行。    下游在西山前的一段,泛滥危害庄稼,京郊感到它是祸害,堤防修筑也严密了。    洪武十六年疏通桑干河,从固安到高家庄八十里,霸州西支河二十里,南支河三十五里。    永乐七年,在固安贺家口决堤。    十年,冲坏卢沟桥及堤岸,淹没官田民房,淹死人畜。    洪熙元年,在东狼窝口决堤。    宣德三年,溃决卢沟河堤。    都派遣士兵整治其决口。    六年,顺天府尹李庸说:“永乐年间,浑河在新城决堤,高从周口导致淤塞。    霸州桑圆里上下,每年水涨没有地方排放,就泛滥倒流,往北灌注于海子凹、牛栏佃,请赶快修筑。”依从他的主张。    七年,侍郎王佐说:“通州到河西务河道浅而窄,张家湾西原先有浑河,请求疏通。”皇帝认为劳役繁重停止了他的主张。    九年,在束狼窝口决堤,命令都督郑铭前去修筑。    正统元年,又命令侍郎李庸修筑,同时兼顾卢沟桥小屯厂溃决的堤岸。    第二年,工程竣工。    过了三年,白沟、浑河二水一起泛滥,溃决保定县安州堤五十多处。    又命令李庸治理它,修筑龙王庙南石堤。    七年,修筑浑河口。    八年,修筑固安决口。    成化七年,霸州知州蒋恺说:“城北草桥界河,上接浑河,下到小直沽灌注于大海。    永乐年间,浑河改道,.往西南经过固安、新城、雄县抵达霸州,多次溃决造成祸害。    近来,在孙家口决堤,往东流入河,又往东到三角淀。    小直沽仍是其故道,请顺随其自然之势,修筑堤岸。”诏令顺天府官观察测量施行治理。    十九年,命令侍郎杜谦监督治理卢沟河堤岸。    弘治二年,冲垮杨木厂河堤,命令新宁伯谭佑、侍郎陈政、内官李兴等监督官军二万人修策决堤。    正德元年,修筑狼窝决口。    过了很久,下游的支流全部淤塞。    嘉靖十年,依从郎中陆时雍的计策,派遣役卒疏导。    三十四年,修治柳林到草桥大河。    四十一年,命令尚书雷礼修筑卢沟河堤岸。    雷礼说:“卢沟东南有大河,从丽庄园流入直沽往下到大海,泥沙淤积十余里。    稍微向东的岔河,从固安到直沽,地势高。    现在,应当首先疏通大河,让水归回故道,然后修筑长堤来使其安定。    决口地下水流迅急,人力难以骤然实施。    西岸故堤绵延八百丈,有遗址可依据,应当一起修筑。”诏令依从他的奏请。    第二年完工,东西两岸石堤总共九百六十丈。    万历十五年九月,神宗驾临石景山,察看浑河。    召唤辅臣申时行到帐幕中,告谕说:“朕每次听到黄河冲决堤岸,造成灾害没有规律,想察看浑河以知道水势。    现在,看见河水像这样汹涌,知道黄河治理会加倍困难。    应当告谕主管官吏加倍谨慎,不要把劳民伤财当作成例。    至于挑选使用人才务必得当,吏、工二部应当明白朕的意思。”胶莱河,在山东平度州东南,胶州东北。    源出于高密县,分为南北流。    南流从胶州麻湾口入海,北流经过平度州到掖县海仓口入海。    这是主张海运的人所必定称说的。    五至元十七年,莱人姚演献计开通新河,凿地三百多里,起于胶西县束陈村海口,往西北到达胶河,出海仓旦,叫做胶莱新河。    不久,因为耗费大难以完成而停止。    明正统六年,昌邑人王坦上奏说:“漕河水浅,士兵役卒全年不能休息。    过去,江南常常采用海运,从太仓到胶州。    此州有河流故道连接掖县,应当疏浚它。    从掖县航海到达直沽,可以避免东北海险数千里,比漕河更为捷近。”工部覆核搁置其提议。    台靖十一年,御史方远宜等又主张开通新河。    因为马家墩数里全是坚硬的小山,主张又被搁置。    十七年,山东巡抚胡钻宗说:“元时新河石座旧迹还存在,只有马壕没有开通。    已经征召民工开通修治,请求再疏浚淤塞河道三十余垦。”命令依从他的主张。    到嘉靖十九年,副使王献说:“劳山的西边有薛岛、陈岛,光石林立,隐藏海中,最危险。    元朝人避开它,所以,乘船出海从成山正东出发,越过登州到达莱州,然后出直沽。    考察胶莱地图,薛岛西边有山叫做小竺,两峰左右耸立。 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