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章瞎眼佛婆  (第1/17页)
    第二章 瞎眼佛婆    突听有人叫了声:“老前辈请留步。”    声音是从右首竹林中传出。    灰衣妇人脚下一停,回头问道:“是什么人?”    竹林中人影闪动,快步走出一个人来。老远就拱着手作揖道:“晚辈奉家师之命,专程拜蔼老前辈来的。”    这人正是下午在小酒店里向韩老头打听孝女庵的蓝衫少年!    月光之下,夜风拂着他颀长的身材,益发显得洒脱倜傥,超越不群。    可惜灰衣老妇双目已瞎,看不见他的长相,但她耳朵却是极灵,听着蓝衫少年轻快的脚步声,便已测知他已经奔到面前不足五步。    这就朝着篮衫少年问道:“相公不是本地口音,从那里来的?”    她双目已盲,当然不能看到蓝衫少年,但她抬着脸,却是一副盼望之情。    蓝衫少年这一走近,只觉这位灰衣老妇双目虽盲,人却和蔼可亲,而且好像在那里见过,十分眼熟,只是一时想不起来。一面躬着身道:“南山。”    灰衣妇人问道:“令师是谁?”    蓝衫少年恭敬的道:“家师是全真道士,姓王,号白山。”    灰衣妇人嗯了一声,问道:“你姓君?”    蓝衫少年点头道:“是的。”    灰衣妇人问道:“叫什么名字?”    蓝衫少年道:“晚辈单名一个箫字。”    “箫!”    灰衣妇人身躯忽然起了一阵颤动,急急问道:“有何为证?”    名字还要有证物,这话问得好不奇怪?    蓝衫少年应声道:“有,晚辈有箫为证。”    说着果然从腰间解下一支古色如铜的尺八洞箫,双手递了过去。    灰衣老妇无法看到,但她听觉极灵,蓝衫少年递出洞箫,她也正好伸手去接,居然毫厘不差,和不瞎的人一样,不用摸索,一下就接到手中。    她接过洞箫,就像如获至宝,颤动的双手,亲切仔细的抚摸着箫身,脸上神情,不期流露出悲喜之色!    突然一抬头,问道:“你知道此箫来历么?”    蓝衫少年道:“晚辈听恩师说过,此箫好像出于慈母山。”    “不错。”    灰衣妇人话声出口,突然手腕一抬,洞箫分心点出。    她这一招“穿云裂石”使得快如电闪,真要给她点上,蓝衫少年非当场陨命不可!    但这招“穿云裂石”乃是蓝衫少年恩师“凤箫九式”中的一招,师门绝艺,他如何不识?    当下立即撤身后退半步,右掌虎口向左,掌势微吐,迎着箫身推出,左掌后发。推向对方执箫右腕,身形随着微微向右旋转。    这一招“寸心千里”正是化解“穿云裂石”的手法。    灰衣妇人不待对方接触,突然撒箫后退,双目湿润,点点头道:“你果然是君箫。”    随手把洞箫还给君箫。    君箫(蓝衫少年)心中暗暗觉得奇怪,她这是考验自己武功?还是证明自己确是师父王白山的徒弟?    他双手接过洞箫,正待开口。    灰衣妇人说道:“你随我来。”    返身朝庵门中走去。    君箫随着她走进山门。    灰衣妇人随手关上木门,举步往廊上走去。    黑夜之中,既未点灯,但双目已盲的灰衣妇人,领着君箫,走在前面,丝毫不需摸索,脚下还走的甚是轻快。    君箫心中暗暗忖道:“这位老婆婆一身修为,看来极高。”    心中想着,已经走到一间禅房门口。    灰衣妇人推门而入,点起了油灯,才殷勤的道:“君相公请进来吧。”    君箫答应一声,跨进房去。    灰衣妇人已在一张木椅上坐下,伸出双手,在空中招着,说道:“老身双目已盲,看不见了,你过来让老身摸摸。”    室中点起了灯,君箫清晰的可以看到灰衣妇人一脸俱是慈祥之色,好像慈母对着久别的儿子招手,令人有说不出的亲切之感!    君箫忽然觉得这灰衣妇人极像自己的娘!    他忽然想起了阔别八年的爹娘,不由的从心中油然升起孺慕之忱,脚下缓缓走了过去。    灰衣老妇伸出的双手,摸到他的手臂,再缘着手臂,摸到他的肩头。他可以感觉到灰衣妇人双手在颤抖,瞎去的双目,滚落两行泪水。    君箫心头不知怎的,突然间,好似受到无比的感动。    他明知眼前的灰衣妇人,并不是自己的娘;但他在这一瞬间,几乎把她看作了自己的亲娘,口中也几乎要脱口叫出“娘”来。    灰衣妇人面颊上还挂着泪水;但脸上已经有了安慰的笑容,慈蔼的道:“孩子,你今年几岁了?”    君箫答道:“晚辈今年二十。”    “唉!”    灰衣妇人摸着他结实的臂膀,徐徐说道:“老身孩子,今年也有二十岁了。”    原来她在思念儿子!    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这是多么可贵的亲情!    君箫问道:“老前辈令郎呢?”    灰衣妇人神色一黯,但强作欢笑,说道:“在外面流狼,你知道老身是多么的想他,只可惜老身双眼已盲,他就是站在面前,老身也看不到他了。”    说到这里,忽然笑道:“君相公请坐,你看老身差点忘了正事,唔,令师叫你来找老身,有什么事?”    君箫没有坐,只是站着说道:“家师要晚辈来向老前辈打听一个人。”    “哦!”灰衣老妇问道:“令师要打听什么人?”    君箫道:“家师要找的一位磨刀老人,据说他经常在这一带替人磨刀,但一定要来问老前辈,才能知道他的下落。”    灰衣妇人含笑点点头道:“不错,除了老身,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,只是他早就不在这里磨刀了。”    君箫问道:“不知他现在去了那里?”    “远着呢!”    灰衣老妇道:“他到四川去了,你一定要找到他么?”    君箫道:“是的,家师临行交代,有很重要的事,非找到他不可。”    灰衣妇人笑了,她笑容之中,含有欣慰和嘉许之意,徐徐说道:“据说四川有一条磨刀溪,磨的刀,永远不会生锈,所以他到四川去了,你要找他,只有到磨刀溪去,才能找得他。”    君箫站起身,拱拱手道:“多蒙老前辈指点,晚辈那就告辞了。”    灰衣妇人问道:“你这就要赶去磨刀溪么?”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